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100年度應用行為分析家長成長班-高雄場

TABA高雄家長成長班即將在9/17開課,課程邀請美國展望教育中心顏巧雲老師/自閉症家長黃穎峰醫師

不僅是家長可以來報名課程~我們也很歡迎早療相關機構的專業人員-教保員、教師、治療師、醫師來參與

 

今年真的很難得在高雄開ABA的課程
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把握這個好消息

如果您有上過課程的,也歡迎推薦給身旁需要的人
如果您還沒有上過課程的,也請趕快把握機會喲^^
名額有限,最多只能收到20名,請大家告訴大家,謝謝!

相關連結

我要去上小學了-”生存”在國小一年級普通班所需基本能力


  1. 早睡早起的習慣(比幼稚園更早上學)
  2. 在未有成人的提示下,安坐至少30分鐘(不隨意離開座位)
  3. 在未有成人的提示下,保持安靜至少30分鐘(不打擾到課程進行)
  4. 下課時間會喝水,喝完會去飲水機裝水
  5. 下課時間能獨立使用學校的廁所
  6. 向老師表達基本生理需求:喝水、尿尿、肚子餓(需求無法表達時,行為問題很容易上升)
  7. 聽簡單指令:坐下、起立、安靜、過來、回去、看老師這邊、手放好、把…收起來或拿出來、不行、不可以、停
  8. 排隊時持續在站隊伍中至少5分鐘
  9. 跟隨隊伍前進、轉彎、停止
  10. 聽上課鐘聲或觀察同學回到教室中
  11. 能接受掛名牌、穿制服(有的學校要帶帽子)、穿布鞋及襪子、播放影片時燈光暗下來、學校的廣播/擴音、站在講台前面接受全班的注視及鼓掌-有的孩子要預先減敏感
  12. 服從老師的指令至少80%(已經學會的指令)
  13. 叫到姓名時會注視叫名者至少2秒鐘
入小學後有一個非常核心的能力就是-『等』-等喝水、等上廁所、等朝會結束、等下課、等說話、等吃飯、等放學、等媽媽來接我回家,孩子越能等就越容易生存

先求生存、再求學習
                                                                                    ~一起來迎接小一的新生活吧~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我要去上小學了-特殊需求學生入小學一年級普通班的預先準備工作

      上學去快要開學了!很多孩子準備進入小學一年級的階段,而部分特殊需求學生的家長,選擇了讓孩子就讀普通班,如果在孩子入學前預先做好一些準備工作,可以使孩子在進入普通班的過程中更加的順利,以下是給家長的一點建議:

 

 

1. 在開學1~2個月前與導師聯繫,最好是可以面對面的談話,讓導師清楚學生的狀況,內容包括學生的能力、喜好、行為問題的引爆點以及學習特性。

2. 如家長自行聘請學校助理教師時,需要先徵得導師的同意,與導師討論開學後合作的方式。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一般兩歲左右的孩子應該要具備哪些語言行為呢?

Numero2這邊有幾個指標供大家參考

1. 在未看到物品的情況下,能向大人要求該樣物品,至少20種。

2. 能要求大人做出特定動作(如:抱抱、打開、飛高),至少5種特定動作

3. 能命名的名詞(如:蘋果、狗狗)或動詞(如:看書、喝水.)加起來有150樣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回覆一位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的媽媽

qa_01孩子約兩歲左右

1. 無法接受別人拿走自己不玩的玩具

  • 建立簡單分享的行為,請孩子去請別人吃東西,請完之後自己就可以吃,另外也可以拿孩子喜歡的東西或食物作為誘因,請她把她沒在玩的玩具借給別人玩,然後再給孩子她喜歡的玩具或食物。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DIY了解孩子的語言能力-表達需求的測試

diy這邊提供給家長一個小小的練習,可以試著去了解一下孩子表達需求的能力到什麼程度,而這個測試比較適合1歲半到2歲半之間的孩子來進行,程序如下:

1. 下載表格
   
表格1 表格2 (表格2供參考用)

2. 依據表格1列出20個孩子最喜歡玩的玩具、喜歡吃的東西、喜歡的人等等

3. 將這些東西收集起來,先不給予孩子,也不給孩子看到

4. 首先測試『詢問+物品未呈現』的狀況下孩子是否能表達需求,方法如下:

如何引導正在發展口語的孩子-語言行為教學(2)-教學的基本架構

v-s.ai在閱讀這一篇前,請先參考
如何引導正在發展口語的孩子-語言行為教學(1)-語言的功用

       由前一篇的介紹,我們可以將語言依其功能分類,分類的目的除了了解語言的不同功能外,也與教學的方式有極大的關連,而在教導孩子不同的語言行為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個教學的基本架構,我們稱之為ABC架構,我們來看一下這個ABC架構的組成:

A-Antecedent 前因

B-Behavior 行為

C-Consequence 後果

以孩子表達需求為例,孩子的行為為主的ABC架構如下

A前因

B行為(孩子)

C後果

孩子餓

表達:餅乾

媽媽給予餅乾

以文字描述的話就是孩子餓然後看到餅乾,就向媽媽表達:餅乾,最後媽媽給予餅乾。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如何引導正在發展口語的孩子-語言行為教學(1)-語言的功用

       常常會被家長詢問到-我的孩子現在1yX個月(接近2歲),都還不太會說話,只有一些爸爸、車車、嗚嗚等等不到十個字的表達,有時候孩子講出來之後,要他再講一遍,他就不說了,怎麼逼他也不講,也會講一些火星文,批哩啪啦一堆都聽不懂。

處罰面面觀-實施篇(2)-處罰的副作用

閱讀這篇文章前,請先參考 ^_^



下面條列的幾點關於處罰的副作用

1. 處罰沒有教導孩子適當的行為,只是壓抑不適當的行為,未能解決真正的問題
例子:孩子肚子餓了就開始哭鬧,使用處罰來使哭鬧減少,但肚子餓這件事情仍未解決,孩子雖然不敢哭了,但開始用力敲桌子。

處罰面面觀-實施篇(1)-有需要處罰嗎?


閱讀這篇文章前,請先參考 ^_^
處罰面面觀-定義篇(1)

處罰面面觀-定義篇(2)

     



        處罰在實施時,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依據Alberto & Troutman(2009) 所提到的,我們若希望某一個不適當行為減少的時候,有四個階段可以依循,分別是:

   階段一-實施以增強為基礎的策略
   階段二-消弱 
   階段三-移除想要的刺激(負處罰)
   階段四-呈現嫌惡的刺激(正處罰)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