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幻象性錯覺:為何會使用無效的治療方式 by Thomas Zane, Ph.D., BCBA

 

Pareidolia本文章經作者授權,翻譯自Science in Autism Treatment Newsletter, Summer 2011 轉載文章請註明出處

原文 http://www.asatonline.org/pdf/summer2011.pdf

譯者:陳志良

泛自閉症障礙發生率持續的增加,似乎由不同角度所發展出的治療方式的數量也隨著增加,舉一個例子,Green等人在2006年對泛自閉症兒童家長所做的調查中,將數十種治療方式依據幾個治療理論進行分類,其中包括技能導向的(如:視覺時間表、輔助性溝通)、生理導向的(感覺統合、引導式教育)、應用行為分析(ABA;如:行為治療、單一嘗試教學)以及藥物(如:抗組織胺藥物、百憂解)等。

 

近期在自閉症的領域中以實證為基礎的相關方法都在強調需要對於許多治療的療效進行長期的關注,透過謹慎的科學評估,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有些自閉症的治療方式是無效的,但令人沮喪的事實是,因為某些因素,這些治療方式仍然很流行而且持續的被使用。舉例來說,雖然輔助溝通法(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在90年代已經完整的被確認及發現是完全無效的,但最近這個方法又再度興起,為何無效的治療會持續的被提倡以及使用,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為何人們繼續使用無效的治療方式呢?(所謂無效的治療指的是沒有證據或有很少證據的治療方式)使用無效治療方式的結果相當清楚(如Zane、Davis和Rosswurm在2008年的研究),泛自閉症障礙者無法從中獲益,也會浪費了許多有限的金錢與時間。

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無效的治療會持續-幻想性錯覺(apophenia),表示一種在不相關或隨機的刺激中看到特定模式的傾向,這種現象會出現在幾種狀況之下,其中一種幻想性錯覺是-空想性錯視,就是在隨機的刺激中偵測到特定影像,在雲中看到人臉就是這種狀況的例子-偵測到有意義的東西(如:人臉)但實際上只是一個隨機的刺激(雲的一部分)另一個例子像是在一片吐司中看到基督耶穌的臉(First Coast News, 2008),偵測到的形態(耶穌的臉)實際上是因為烤吐司而隨機產生的,這些例子可以很清楚的指出,人類會傾向於注意到他們所相信的而產生有意義型態,而這個型態實際上根本是不存在的。

 

除了發現特定影像及幻想性錯覺以外,我們也會在其他類型的隨機或非相關的刺激中偵測到特定的模式,舉例來說,一個籃球隊的教練每一場球賽為了要得到好運而穿著相同的襪子,會造成這種假定的意義(如:因襪子而獲得勝利)是因為與贏得球賽無關及有關的刺激共伴且隨機的出現,本質上,這就是我們相信某些事情是真的但其實不是(Shemer, 2008),舉例來說,在實驗中研究者常常希望依變項(希望透過實驗的介入而產生改變的項目)有正面的改變,如果是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對實驗結果的假設:實驗的結果是因為實驗的介入方式所造成的,然而,當實際上實驗結果與實驗的介入方式無關,而是跟其他變項有關,就會產生第一類型錯誤(Type I error)-這解釋了當事實並非如此時,為何還是認為有特定的模式出現(相信是實驗介入所造成的結果)

 

這個概念與自閉症的治療是有關係的,這可以幫助我們解釋為什麼很多人相信治療的效果但事實上是完全無效的。當一個治療應用在自閉症患者身上,而出現了正向的結果,此時會有兩個可能的解釋產生-是治療造成了改變或是其他因素造成了改變,如果後面的解釋是對的(其他因素造成了改變),但卻說是治療產生了改變,這樣的情形就說明了什麼是幻想性錯覺,應用這個概念在自閉症的療育中,我們思考使用輔助溝通法在一個孩子身上,一個輔助者努力的跟孩子進行溝通數個小時,不論用什麼適合孩子的設備(如:鍵盤、電腦),經過一段時間,孩子開始拼出一個句子,我們會很自動的相信輔助溝通法的介入造成了拼字的行為,這兩個之間是有關連的(A事件後跟著B事件,人們往往因此將B事件解釋為A事件的發生原因;在這個之後,所以是因為這個),然而,因為輔助溝通法已經被證實對於語言及溝通是沒有正向的效果,這樣的意義連結基本上是錯誤的(語言的進步是因為輔助溝通法的介入)。

 

有一些人認為幻想性錯覺表現出一些演化的功能(如 Dennett,2006);天擇傾向於找到特定模式,舉例來說,當走在黑暗的樹叢之中,能夠辨別熊的臉或外型或許會比較安全,無法辨別這些特徵可能會導致死亡,有一些人則認為人類需要找到特定的順序及模式,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方式,沒有這種找到模式或連結的傾向的話,我們不會從過去的經驗或學習歷史中獲益,Shermer(2008) 認為相信”假模式”是真的,所付出的代價會比不相信”真模式”來得低,舉例來說,我們走路遇到梯子時,寧願繞過梯子也不願意走在梯子下面,因為比較安全。(寧可相信走在梯子下面會遇到危險),這種幻想性錯覺的特徵提供了人類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不幸的是,在一些情況下(像是前面提到的例子:認為在雲中看到人臉),會造成我們把不存在的關係進行連結。因此,儘管幻想性錯覺有一些演化上的好處,但這個特徵的確會造成一些”假陽性”-解釋為有意義的但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事實上是有時候A與B有關,而有時候沒有,如果人類有這樣的傾向去安排意義或連結,我們要如何預防呢?有什麼準則可以遵循來找到治療和行為改善之間的真實關聯呢?一個最好的而且被驗證過的方法來預防這個傾向,就是依循最基礎的科學信條,科學的方法可以減少將沒有意義的看法當做是有意義的,而雖然所有科學的方法都是很重要的,但懷疑論(Skepticism)的實踐,對於預防將無關的事件連結成有關的是非常重要的。懷疑論不是一種要大家懷疑每一個真理或主張的方法(Normand, 2008),懷疑論是希望能夠更加細緻。Merriam Webster Online(2010)的定義是這樣的-一個態度、懷疑或一個意向來懷疑一般或特定的物品。Kurtz (2010) 藉由他討論”持懷疑態度的調查”來強調這個觀點,一個方法用來促進檢驗者”找尋適當的證據及合理的理由來說明在任何情境中的真相” (P21, 也引用在Normand, 2008),簡單的說,懷疑論站在客觀評估的立場,尋找經驗證據以及所聲稱因果關係的效度(Normand, 2008)

 

幻想性錯覺(傾向於在刺激中找尋關係)是很常見的,這個傾向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然而,當家長及照顧者宣稱某個治療策略對他們的孩子有效而實際上沒有關連時,則會造成一些問題,科學的方法,藉由它的觀點、懷疑論的實踐以及受控制的實驗,最能夠讓我們區分真正存在與實際上不存在的模式及意義。

參考文獻

Dennett, D. (2006). Breaking the spell: Religion as a natural phenomenon. New York: Penguin Group.

DiCarlo, C. (2009). The roots of skepticism: Why ancient ideas still apply today. Skeptical Inquirer, 33(3), 51-55.

First Coast News (2008). ―South Florida man finds Jesus in his toast.‖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08 at www.firstcoastnews.com/news/florida/newsarticle.aspx?storyid=123367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 (2009).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Seven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Green, V. A., Pituch, K. A., Itchon, J., Choi, A., O’Reilly, M., & Sigafoos, J. (2006). Internet survey of treatments used by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7, 70-84.

Hubscher, S. L. (2007). Apophenia: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Retrieved July 12, 2011 at www.dbskeptic.com/2007/11/04/apopheniadefinition-and-analysis/

Kurtz, P. (2010). Exuberant skepticism. J. R. Shook (Ed.), Prometheus Books, Amherst, New York.

Merriam-Webster Online (2010). Retrieved August 16, 2010 at: www.merriam-webster.com/ dictionary/skepticism.

Normand, M. P. (2008). Science, skepticism, and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Behavior Analysis in Practice, 1(2), 42-49.

Pigliucci, M. (2009). The moral duty of a skeptic. Skeptical Inquirer, 33(6), 18-19.

Shermer, M. (2008). Patternicity: Finding meaningful patterns in meaningless noise. Scientific American. Retrieved July 11, 2001 at: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fm?id=patternicity-finding-meaningful-patterns

Zane, T., Davis, C., & Rosswurm, M. (2008). The cost of fad treatments in autism. Journal of Early and Intens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5(2), 44-51.

1 則留言:

  1. 個人前陣子剛完成兩篇關於FC的Review,今天發現您的網站,很感謝您的分享!

    回覆刪除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