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把尿布拿掉吧-孩子的如廁訓練(2)-表達如廁需要

在看這篇文章前,請先閱讀完這篇http://abacharlie.blogspot.com/2011/07/1_13.html
在教導表達如廁需要時,一樣會用到操作制約的基本架構


刺激  ->  反應  ->  後果

複習一下,刺激能誘發反應,而反應受到後果的影響造成下次出現的機率改變。




在這基本架構中,表達如廁的需要就是我們希望孩子出現的反應,那我們要安排什麼樣的刺激呢?基本上就是讓孩子"感覺到"想要尿尿,所以基本架構就變成這樣

孩子"感覺到"想要尿尿->  孩子表達:我要尿尿->  後果:帶去廁所尿尿(解決生理需求)

在一開始教孩子表達時,由於孩子過去並沒有這樣的經驗,因此教學重點就是幫助孩子建立這個連結 "感覺到"想要尿尿->  表達:我要尿尿,而教學者需要能夠偵測到孩子"感覺到"想要尿尿,基本上孩子可能會有幾個外顯行為來讓我們知道他"感覺到"想要尿尿,這些行為不外乎:抖腳、雙腿夾緊、變安靜等等,每個孩子表現的都不一樣,我們需要仔細的去觀察,當這些前兆行為出現時,就口語提示孩子表達:我要尿尿,而孩子如果跟著仿說了:我要尿尿,就帶他去廁所尿尿,並給予很多的口語讚美跟笑容,這樣的經驗建立了3-4次之後,可以逐漸的把口語提示減少,像是可以間接口語提示他:妳想要做什麼?妳要尿尿嗎?想尿尿要說喔,最後再把所有的口語提示退除掉,讓孩子獨立的建立以下的連結

孩子"感覺到"想要尿尿->  孩子表達:我要尿尿->  後果:帶去廁所尿尿

其他注意事項

1. 孩子也要練習表達其他不同的需求,如:我要玩具、我要吃餅乾等等,可以幫助在如廁時更快學會表達如廁需求

2.孩子一旦表達之後,要儘快帶去廁所,通常孩子一開始都會等到非常急了才開始有徵兆,因此不快一點的話就要去擦地板了。

3. 由於要創造很多機會讓孩子練習,因此有需要定時的讓孩子喝水來增加尿量,才能有更多機會讓孩子"感覺到"想要尿尿

4. 要孩子到獨立的表達,關鍵有兩個,i. 教學者是否能有效的偵測到孩子"感覺到"想要尿尿  ii.提示的有效退除

5. 若孩子沒有明顯的外顯行為來表示他"感覺到"想要尿尿的話,則可以用時間作為標的,像是早上九點孩子喝了100cc的水,通常十點都會跑廁所,則十點之前幾分鐘就是表達需求的時機。

6. 還未能以口語表達的孩子,可用其他替代性溝通方案來溝通如廁的需要,如:圖片交換溝通系統、溝通版等,教學程序相同,只是把口語換成其他溝通方式。

7. 尿濕褲子一樣要清理褲子及地板,不需要責罵。

8. 建議先建立穩定的定時如廁,再建立表達需求的能力

希望孩子們都順利的表達喔!!加油!!

~許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